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 》專題報道 》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
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飏出席第4期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法學政治學經濟學對話程序法治

時間:2012-07-26   來源:  責任編輯:admin

????????11月20日上午,中國法學會和清華大學聯(lián)合主辦、法制日報社協(xié)辦、中國法學會法律信息部和清華大學法學院承辦的第4期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在清華大學主樓后廳隆重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院長季衛(wèi)東教授主講“法制重構的新程序主義進路:怎樣在價值沖突中實現(xiàn)共和”,中央編譯局副局長俞可平教授、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張維迎教授、清華大學法學院王晨光教授擔任評論人。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飏同志出席講壇并為主講人、評論人頒發(fā)演講紀念牌。講壇由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王振民教授主持。
??????? 本期講壇的一大特色是政治學界、經濟學界、法學界的4位頂級學者擔任主講人、評論人,圍繞中國當前法治進程中的重大問題展開跨學科的對話交流。
??????? 季衛(wèi)東教授是我國中青年法學家的杰出代表。他1983年從北京大學法律學系畢業(yè)后留學日本,獲得京都大學法學博士學位。之后長期在日本執(zhí)教,1996年即為神戶大學法學院終身正教授。2008年9月起回國擔任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兼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他1993年發(fā)表的《程序比較論》是大陸學界迄今為止引證率最高的法學論文。他提出了新程序主義等一系列在法學界和實務界頗有影響的觀點和理論。
??????? 俞可平教授是新中國第一代政治學博士,哲學政治學雙學科博士生導師,目前既擔任中央編譯局副局長,又是北京大學中國政府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主任,長期鉆研中國政治、政治哲學與公民社會問題,在政治學界和民主政治領域享有很高的盛譽。近年來,一本《民主與陀螺》、一篇《民主是個好東西》更是讓他享譽海內外。
??????? 張維迎教授是我國家喻戶曉的經濟學家,牛津大學經濟學博士(1994),北京大學校長助理、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院長。1984-1990年曾在國家體改委工作。在牛津大學讀書期間,師從諾貝爾獎得主James Mirrlees教授和產業(yè)組織理論專家Donald Hay,主攻產業(yè)組織和企業(yè)理論。他關于企業(yè)家的理論已經成為相關領域分析的經典之作。
??????? 王晨光教授也是我國著名的法學家,北京大學法學博士。曾執(zhí)教于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1991)、香港城市大學法學院(1994—2000)。曾擔任清華大學法學院院長(2002—2008)。目前還兼任最高人民法院特邀咨詢員、中國法學會法理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比較法學會副會長、中國衛(wèi)生法學會副會長、中國法學會診所法學教育委員會主任等學術職務。在法理學、比較法學、法律社會學有諸多建樹。
??????? 9:00,講壇正式開始。中國法學會研究部主任方向同志,會員部主任梁毅同志,法律信息部主任、《中國法學》副總編、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秘書長李仕春同志,會員部副主任肖育斌同志,法制日報社副總編常少揚同志、法學新聞部主任蔣安杰同志,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沈巋教授、副院長王錫鋅教授、陳端洪教授等近30位領導和專家、近400名來自京城各高校的學生濟濟一堂。參與人數(shù)之多,又創(chuàng)造了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的新紀錄。
??????? 主持人王振民教授首先風趣幽默地介紹了一位特殊的聽眾——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劉飏同志。他說,劉飏女士是中國法學界的“大家長”,是我們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的創(chuàng)始者。去年,劉部長代表中國法學會和清華大學黨組書記胡可平教授也是在這個樓簽訂了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的合作協(xié)議。劉飏部長和清華大學顧秉林校長親自擔任講壇的組委會主席。今天是講壇的第4期,劉部長前三期都出席了,而且作了重要講話,今天劉部長仍然出席這個講壇,但是她想進行一次創(chuàng)新,就是會議的程序,她今天不講話了,我們非常感謝劉部長犧牲星期六的休息時間,作為一名聽眾和大家共同參與這場學術盛宴。
??????? 接著,季衛(wèi)東教授開始了為時70分鐘的充滿睿智和激情的主題講演。他一開場就回顧了100年來中國人民追求一個穩(wěn)定、健康的政治體制所經歷的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歷史過程。他認為,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之后,中國社會的結構發(fā)生了非常本質性的變化,中國人的百年追求必須適應全新的情況。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內社會結構呈現(xiàn)多元化格局,各文明價值沖突加劇,由此誘發(fā)的恐怖主義猖獗。在這樣的背景下,固守一元的價值觀很可能是危險的,將會導致國家的碎片化和國際沖突的進一步升級。
??????? 季衛(wèi)東教授強調,雖然彌合價值沖突是困難的,但是也不可回避。在演講中,他詳細地分析了處理價值問題的三個基本方式:功利主義、自由至上論、共同體主義。他指出,這三種方式各有缺點:功利主義忽視了個人權利,自由至上論忽視了社會共同利益,共同體價值并沒有回答這種共同體價值應如何達成。
??????? 以上述批判分析為基礎,季衛(wèi)東教授力主新程序主義進路來彌合價值沖突。他深入思想史的脈絡,從亞里士多德、羅爾斯、桑德爾等古代現(xiàn)代的思想家作品中提煉新程序主義因素,形成了自己較為獨特的程序觀。他強調,從可設計、可操作的制度條件上來看,解決價值沖突只能回到程序正義,當社會多元化、價值觀迥異的時候,我們不能強調某一種特定的價值,要強調不同的價值能夠共存、能夠就公正事務達成共識的制度條件。任何一種價值觀,哪怕再好、再有道理,當把這種價值觀絕對化的時候,都會有問題。
??????? 季衛(wèi)東教授最后回到了中國問題,他指出,百年中國歷經變革,形成的社會結構十分復雜,包含了前現(xiàn)代、現(xiàn)代、后現(xiàn)代多種要素,是一個混合體。這樣的社會為了維系穩(wěn)定、確保長治久安,更應該重視程序建構。就中國未來的發(fā)展論,最重要的就是如何通過程序重建共識,使中國能夠和平地渡過社會轉型期。從2004年開始,中國政府開始強調和諧社會,強調公平正義、民主決策,新程序主義元素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當然,季衛(wèi)東教授說,建設一個統(tǒng)一的程序框架,全面實現(xiàn)正義,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現(xiàn)在我們應看清未來的道路,堅定努力的方向,只有這樣法治的遠景才能成為現(xiàn)實。
??????? 在評論階段,三位大家分別用30分鐘左右的時間,從政治學、經濟學、法學的角度在對季衛(wèi)東教授的觀點和理論進行針對性很強的評論的同時,也闡述了各自的立場和主張??芍^精彩不斷,高潮迭起。
??????? 俞可平教授認為,季衛(wèi)東教授的講座從現(xiàn)實與歷史、中國與世界、法學與哲學等多個維度分析了程序和價值的關系,提出了通過新程序主義在價值多元的情況下達致共和的法制重構進路,很多觀點富有啟發(fā)性。尤其是,講座結合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結構和利益群體的變化,指出過于強調實質、價值和道德的消極后果,強調了程序的重要性及其實踐意義。
??????? 俞可平教授充分肯定了季衛(wèi)東教授的觀點,并結合哲學和政治學做了進一步的闡述。他認為,從哲學上看,季衛(wèi)東教授的演講已經涉及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關系。除了季衛(wèi)東教授提到的兩者的差別以外,俞可平教授強調這兩種理性從根本上是不可分的,在設定價值目標時應想到用一套什么樣的既可行又公平的程序來實現(xiàn)它,在設計程序時要也應考慮程序最終要達到的價值目標。
??????? 最后,俞可平教授指出,程序與價值、目標與手段在不同的特定條件下有輕重之分,政治家應根據對現(xiàn)實情況的認識來判斷它們的優(yōu)先次序。他認為,程序在當前中國更重要,即如他的一本題名“民主與陀螺”的著作所強調的那樣,民主如果只停留在法律條文上,沒有運轉起來,只是空洞沒有意義的說教而已。
??????? 張維迎教授認為,季衛(wèi)東教授的演講立意很高,論證嚴謹,相當有說服力。他在充分肯定講座內容的基礎上,指出人們在討論法律問題時往往預設執(zhí)法者是中性的,超脫的,但他們其實也存在私利,也有知識上的局限。為此,張維迎教授分三個方面談到應當注重以程序正義應對來自執(zhí)法者的挑戰(zhàn),從經濟學角度呼應了季衛(wèi)東教授的演講。
??????? 首先,張維迎教授以傻瓜相機和專業(yè)相機的對比為例,提出程序正義是一種“傻瓜”化的裝置,盡管我們能力和知識有限,但可以掌握使用。程序正義可以將法律變的傻瓜化一些,不用過多依賴執(zhí)法者個人的價值判斷。
??????? 其次,張維迎教授認為應當考慮建立聲譽機制。他認為,任何法律制度下的執(zhí)法者都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我們無法確保他們完全不濫用權力。在這個時候,建立良好的聲譽機制就顯得非常重要。
??????? 最后,張維迎教授認為,對于那些在自愿基礎上達成的協(xié)議,國家的法律應當予以充分的尊重。如果所有的民間交易和規(guī)范都受制于國家,容易產生說話不算數(shù)、鉆法律空子等痞子行為,無論從程序正義還是實質正義來講都是不合適的。法律應當有助于善良行為,而不應當助長痞子行為。
??????? 王晨光教授認為,從建設法治國家的宏觀背景看,季衛(wèi)東教授以新程序主義作為推進法治建設的主要渠道,確實抓住了當前社會的關鍵問題。同時,他認為,不能把程序當作唯一的路徑,不能僅僅從程序層面推進法治,而是要和其他的路徑相互配合。價值和程序并不是截然分開的,價值可以主要體現(xiàn)為程序,程序在產生時也有價值內設,同時在程序運行過程中價值也起著導向作用。他舉例說,新修改的條例規(guī)定要90%以上的居民同意才能拆遷,這是一個程序規(guī)定,但為什么不規(guī)定80%或簡單多數(shù)?這實際上體現(xiàn)了一種價值判斷,即要保護弱勢,遏制野蠻拆遷。這就是在制定規(guī)則的時候已經將價值判斷內設在里面了。他提出,在通過程序形成共識之后,共識在運行的過程中通過決策、形成新的法律和制度,也還有進一步的程序問題和合法性問題。
??????? 最后,他指出,在程序主義路徑設定之后,現(xiàn)實生活中還必須要處理個人和公共事務之間的選擇,個人權利要得到基本的保證和尊重,同時又要在社會中形成共識,這就要有一種理論基礎,還要有一些制度性的安排。如果在這個層面上的制度或程序安排不可行,恐怕我們所設想的完美理論模式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會碰到更多的障礙。
??????? 在互動階段,季衛(wèi)東教授從容不迫、妙語連珠、一氣呵成地回應了三位嘉賓的評論和北京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王錫鋅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王旭講師等都提出了頗具功力的問題。其視野開闊、知識淵博、功力深厚、溫文儒雅給在場的聽眾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12:00,歷時3個小時的講壇接近尾聲,中國法學會黨組書記劉飏常務副會長分別為主講嘉賓、評論嘉賓頒發(fā)了演講紀念牌。講壇結束后,與會領導和嘉賓在清華大學主樓前合影留念。中國法學創(chuàng)新講壇主席、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院士還宴請了劉飏常務副會長和俞可平、張維迎、季衛(wèi)東、王晨光等。
??????? 本期講壇得到了新聞媒體界一如既往的重視和支持。新華社、中新社、光明日報、法制日報、檢察日報、民主與法制等單位的記者參加了活動。法制網對論壇進行了全程圖文直播。
?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