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件系統(tǒng):
用戶名: 密碼:
2024年10月23日 星期三
位置: 首頁 》地方法學會 》綜合報道
青海省法學會2009年工作總結

時間:2010-05-17   來源:青海省法學會  責任編輯:

  2009年,在省委政法委和省司法廳的正確領導下,省法學會以科學發(fā)展觀為統(tǒng)領,緊緊圍繞全省工作大局,團結帶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認真履行工作職責,全力推動工作發(fā)展,努力服務法治實踐,圓滿完成了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

  一、強化大局意識,不斷增強踐行科學發(fā)展觀的自覺性

  (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一是組織機關全體工作人員和會員聯(lián)絡組負責人認真?zhèn)鬟_學習中國法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和實施新修訂的《中國法學會章程》會議精神,提出貫徹意見,抓好工作落實。二是傳達學習省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和韓杼濱會長等中國法學會領導會議講話精神,進一步深化了對國情、省情的認識,不斷強化了機關工作人員和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指導法學研究工作的意識,增強了為青??缭桨l(fā)展、綠色發(fā)展、和諧發(fā)展、統(tǒng)籌發(fā)展提供智力支持的信心和決心。

  (二)形成科學發(fā)展的共識。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和會員聯(lián)絡組負責人認真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在“青海法學網”上開辟了“深入學習科學發(fā)展觀活動”專欄,不斷深化對科學發(fā)展內涵和對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六次全體會議重大決策部署,以及《劉飏副會長在中國法學會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精神的理解,自覺克服“不適應”、“不符合”等問題,形成了一切工作服務科學發(fā)展的共識,增強了落實“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工作目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推動了法學會工作又好又快發(fā)展。

  二、強化責任意識,著力推動法學研究工作深入開展

  (一)法學研究立項課題取得新突破。一是立項研究課題確立更加科學規(guī)范。在廣泛征求全省法學法律界意見建議的基礎上,結合省情,制發(fā)了法學研究課題指南。經會長辦公會議研究,確定立項課題38項,其中,資助課題14項,自籌課題24項。較之以往,課題申請數(shù)量和立項數(shù)量創(chuàng)歷史新高,且多為課題組承接,研究水平較更高,針對性更強,研究領域更廣。二是立項研究課題標準更嚴、質量更高。進一步明確和規(guī)范了課題研究內容、撰寫要求及注釋體例,并切實加大了對課題研究的中期指導力度,組成督導組督查了部分選題較好、預計社會價值較高的重點課題,確保了立項研究課題保質保量完成。三是立項研究課題圓滿結項。經主持人申請和學術委員會評審,38項課題結項35項,其中2項分獲全省政法綜治工作優(yōu)秀調研成果一、二等獎,3項被評定為2009年法學會立項研究課題優(yōu)秀成果。

  (二)申請和完成重點課題取得新進展。一是申請的省社科規(guī)劃辦社科項目《青海省法治縣(市、區(qū))創(chuàng)建問題研究》獲準立項。二是在完成司法部《青藏高原生態(tài)法治問題研究》委托課題前期人員分工、統(tǒng)籌規(guī)劃的基礎上,組成調研組赴西藏,甘肅甘南,青海玉樹、果洛等地進行實地考察調研,獲取了大量翔實資料,為該專著的后續(xù)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三是為圓滿完成政法委委托的課題《青海省政法機關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調查與思考》,組織省高院、省檢察院、省監(jiān)獄學會的專家學者深入海西、黃南政法各部門及部分監(jiān)獄進行考察調研,形成了較為詳實、理論性、操作性較強的調研報告,在全省政法綜治工作優(yōu)秀調研成果評比中獲得二等獎。

  (三)區(qū)域性學術活動涌現(xiàn)出新成果。一是區(qū)域性學術交流取得了好成績。組織學術委員會對我省參加第四屆“中國?西部法治論壇”的22篇論文進行了認真評審,取得了推薦的13篇論文中有2篇獲一等獎、3篇獲二等獎、3篇獲三等獎、5篇獲優(yōu)秀獎的優(yōu)異成績。二是加強學術交流的橋梁紐帶作用凸顯。召開了“省垣法學法律界紀念建國60周年座談會”,回顧總結了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青海民主法治建設取得的成就,提出了推進富裕文明和諧新青海建設的前瞻性工作建議。與省法律援助中心聯(lián)合召開了“紀念建國60周年法律援助理論研究座談會”,促進了我省法律援助理論研究工作發(fā)展。三是激勵學術研究,發(fā)揮示范作用。根據(jù)《青海省法學會法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獎勵辦法》和個人申請,對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副院長、教授陳曉筠所著《物權法熱點問題研究》一書給予了資助獎勵,有力地激發(fā)了我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潛心法學研究的積極性。

  (四)參與立法論證成效顯著。充分利用法學、法律人才匯集、聯(lián)系面廣等有利條件,組織會員參加立法咨詢和論證活動11次,提出立法修改建議115條,受到省人大、省政府相關部門領導的首肯,為我省地方立法工作做出了積極貢獻。

  (五)對外宣傳工作有聲有色。一是加強輿論陣地建設,充分利用“青海法學網”大力宣傳省內外法學研究動態(tài),點擊率不斷上升,各界反映良好。二是在青海電視臺、青海人民廣播電臺、青海法制報、中國法學會網站、青海平安網、青海新聞網等媒體刊發(fā)信息近50篇(條),大力宣傳我省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擴大了法學會的社會影響。三是編輯出版《青海法學》4期,增加了印量,擴大了影響,受到省內外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的好評。四是編印《法治要報》7期,梳理上報了我省法學法律界提出的“保增長、保民生、保穩(wěn)定”和促進民主法制建設的好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決策提供了法學理論和法律對策支持。五是編印《法學研究動態(tài)》12期,刊出信息40余條,及時反映法學研究和學會工作動態(tài),為法學法律界掌握了解法學研究信息提供了媒介支撐。

  三、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著力提高法學會服務能力

  (一)拓展成果轉化形式,借助平臺謀求發(fā)展。一是創(chuàng)新形式,提升了年度理論研究成果集《西海法學論叢》的編輯質量。在依法治省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選定理論功底實、學術造詣深的專家學者擔任主編,編輯出版了《論叢》的卷九、卷十。編印過程中對研究成果逐一梳理、分類、歸納、有序排列,并改版為16K本,使《論叢》的邏輯性、可讀性、理論性、指導性明顯提高。二是加大了對外合作交流力度。通過積極協(xié)調爭取,與北京市法學會在兩地會員中共同征集以生態(tài)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理論文章,并聯(lián)合公開出版了《生態(tài)法治論壇》一書,為青海的生態(tài)保護和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了一定的理論參考,在全國法學會系統(tǒng)和我省法學法律界引起了強烈反響。何挺副省長在為該書作序時高度評價了此項工作。三是擴大了與高校間的學術交流。與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共同主辦了第二屆“全國民族(地區(qū))院校法學人才培養(yǎng)學術研討會”,對探索民族地區(qū)法學人才教育培養(yǎng)方法與路徑做了積極嘗試。

  (二)強化工作措施,規(guī)范制度流程。一是鞏固并加強了“青海法學網”建設。針對在運行中發(fā)現(xiàn)的新問題,及時進行匯總、整理和歸納,調整和增設了相關欄目。同時,制定了《青海法學網管理暫行辦法》,對網站的運行、維護、更新等明確了分工,規(guī)范了流程,強化了責任,完善了信息采集渠道。二是建立并完善了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工作制度。在總結多年來學術委員會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制發(fā)了《青海省法學會學術委員會工作規(guī)則(試行)》,進一步規(guī)范了學術委員會的組織領導、會議制度、工作任務、工作規(guī)則、工作程序及學術委員的任職條件、回避制度等,有力地促進了工作發(fā)展。

  四、強化服務意識,著力參與好推動社會實踐活動

  (一)搭建溝通平臺,加強學術交流。通過采取信息往來、辦會、參會交流、學習考察和“走出去,請進來”等多種方式,擴大了與兄弟省市法學會、省內法學理論界、法律實務界的合作交流,有力地推動了省法學會自身建設。一是充分發(fā)揮法學會作為省內外法學交流主渠道的作用,組織海西、海南、玉樹州政法委、司法局相關領導和會員赴江蘇、浙江、上海實地考察了地市法學會建設,學習借鑒先進工作經驗,開闊了眼界,理清了思路,形成了建設州地市法學會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二是完成了中國法學會,上海、遼寧、甘肅三省法學會,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法學會等單位來我省考察交流的接待任務,有力地促進了省法學會各項工作發(fā)展。三是受省監(jiān)獄學會、省勞教局、省律師協(xié)會和省民政廳民間組織管理局邀請,參加了省監(jiān)獄學會第三次會員代表大會、首屆“西部監(jiān)獄論壇”、西北地區(qū)第五屆“勞教工作理論研討會”、青海省礦產資源法律實務研討會、西部(青海)社會組織信用論壇等活動,進一步加強了與省內各學會、協(xié)會和政府相關部門的聯(lián)系溝通,達到了交流合作、相互學習、互為促進的目的。四是選派省法學會會員、中共海北州州委政法委書記楊海林參加中國法學會考察團赴澳大利亞、新西蘭學習考察了法學法律工作。

  (二)鼓勵和扶持會員參與社會服務活動。一是在中國法學法律網等16家網站共同舉辦的“中國法治三十年”網絡征文活動中,省法學會特邀研究員馬天山撰寫的《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刑事立法相關問題研究》獲個人優(yōu)秀獎。二是在中國法學會民族法學研究會2009年會中,省法學會特邀研究員馬天山、王佐龍參加會議,馬天山同志的《民族性群體事件有效處置的法律問題》被大會指定為交流議題,作了重點發(fā)言。三是我會會員、西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朱雅頻、海東地區(qū)中級人民法院院長杭旭等6人被青海民族大學法學院聘為碩士研究生實務導師,為我省法學人才培養(yǎng)提供了支持。

  (三)弘揚法治精神,普及法治文明。一是精心組織好“雙百”活動。按照中央宣傳部、中央政法委、司法部、中國法學會《關于百名法學家百場報告會活動常態(tài)化實施意見》的要求,組成了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廳、省法學會等單位負責同志參加的“雙百”組委會,及時制發(fā)了活動實施方案,部署了為期3年的州市地“雙百”宣講活動,并分別在黃南、海西州舉辦了《弘揚法治精神,構建和諧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依法治國》報告會,兩州政法部門副科以上、其他部門副處以上領導干部近500人聆聽了講座,受到了聽眾的高度評價和兩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二是認真搞好法制宣傳和法律服務。作為青海省第二屆“社會科學普及周”系列活動的主要承辦單位,我會組織機關工作人員和會員單位參加了啟動儀式和“社科普及農村行”大型普法宣傳活動,發(fā)放各類宣傳材料3.2萬余份(冊),提供義務法律咨詢50余人次,受到群眾好評。三是密切關注基層法治需求動向。應尖扎縣邀請,選派專家用藏漢雙語為300名副科級以上領導干部、80名黨支部書記和村干部作了題為《突發(fā)事件應對法》和《民族地區(qū)社會穩(wěn)定》專題法制講座,受到干部群眾好評。

  五、強化求真意識,著力加強法學會自身建設

  (一)積極完善工作制度。根據(jù)中國法學會第六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和新修訂的《中國法學會章程》要求,我會對已有的規(guī)章制度做了進一步的修訂和完善。

  (二)努力完善工作體系。針對我省無州市地法學會的現(xiàn)狀和法學會領導管理體制方面存在的問題,按照中政委5號、18號文件要求,提出了統(tǒng)一實施新修訂的《中國法學會章程》,進一步加強我省法學會組織體系建設的意見建議。

  (三)加強辦公自動化建設。結合近年來的工作實踐,我會組織人員開發(fā)了《課題管理軟件系統(tǒng)》和《網絡投稿系統(tǒng)》,完善了課題、會員管理工作機制。同時,派員參加了由中國法學會舉辦的會員管理系統(tǒng)軟件短期培訓班,將全省會員管理納入到中國法學會會員管理系統(tǒng)。

  (四)提高了組織領導水平。一是在工作中積極爭取領導支持,自覺接受會員監(jiān)督,主動介入,把法學會工作置于政法工作總體格局之中去思考和運作,以有為求有位,通過成果展示能力,通過能力取得信賴,通過信賴贏得地位。二是善于借力發(fā)揮,有效調動各兼職領導和會員單位的工作積極性,通過“外力”支援,發(fā)揮綜合優(yōu)勢,完成了靠法學會機關自身力量難以完成的任務。三是進一步樹立了扎實肯干的敬業(yè)精神,法學會機關依靠提高內在素質、挖掘內部潛力,強化責任落實,保障了各項任務順利完成。

  工作中存在的主要不足:一是組織指導推動法學研究的力度尚需進一步加大,法學研究的質量和成果轉化水平需要進一步提高。二是法學會工作尚需進一步拓展,獨立開展活動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三是在加強會員隊伍的管理,為會員提供優(yōu)質服務,特別是在如何“活躍起來”等方面,需要進一步想辦法、下功夫、提水平。

全文
搜索

關注
微信

關注官方微信

關注
微博

關注官方微博

網絡
信箱